新闻中心
News Center平台倒闭、押金难退……曾经一度风头无两的共享单车,逐渐降温退潮。不过,由共享单车带动的“共享经济”却依然势头强劲,不断向新的领域席卷。从共享汽车、共享雨伞、共享充电宝到共享WiFi、共享办公、共享健身仓,层出不穷的新模式让各行各业看到了入局“共享经济”的可行性。那么,仪器仪表制造业能否借力发展,探索出一条有益于自身转型升级的“共享之路”呢?
经过几十年来,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,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链齐全的生产服务体系。原料采购、生产制造、仓储运输、*等环节相对完备,成本却高居不下,整体效率也有所欠缺。因此,“共享”的目的就是尽可能降低成本、提率。
采购资源集约化 共享平台为企业减负
仪器仪表制造业只是一个宽泛的统称,囊括的产品种类众多,所需要的原料也大不相同。不过,由于集聚效应的影响,同一领域的生产厂商往往会选择聚集在同一片地区。譬如,美国硅谷、日本筑波科学城以及多个产业集聚地,都呈现出一种地区集中化的制造业布局。这意味着,集聚在一起的制造商很有可能需要同一类原料,面向的供应商也可能是同一批。各大制造商与其东奔西走和供应商沟通议价,倒不如共享采购资源。
当前,制造业已经陆续出现了一种互联共享的采购服务平台。其主要服务内容就是搜集和管理采购资源,为广大企业提供集约化采购服务,提升企业采购效率、专业度和质量。仪器仪表行业也可以开设类似的共享平台,替代传统的采购模式。平台可供供应商入驻,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,方便制造商一站解决“采购难”问题。在原料的运输配送方面,平台也可以提供相关设备和车辆,为制造商“减负”。比如运送原料所需的叉车,有些制造商可能只有在生产量较大的时候才会频繁用到,平时多闲置或者鲜少用到。然而,在此期间叉车的维护成本依然无法避免。如果有共享平台提供共享叉车,那么制造商就可以免去这一笔负担。
生产制造如何共享?共享工厂也有发展潜力
仪器仪表厂商想要做大做强,除了开创自己的品牌,积极进行技术创新,还有其他途径吗?富士康模式似乎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。作为典型的代工工厂,富士康承接了多款电子产品的制造环节。看似“替他人做嫁衣”,实则有利可图。当然,仪器仪表企业不一定要纯粹为他人提供生产制造,毕竟身为制造商还有自己的产品线需要运营。在淡季的时候主动利用自己现有的生产线为其他企业提供产品制造,不失为一种资源利用的方法。
如今,这种“共享工厂”的模式已经在多地四处开花。不少企业通过代工其他品牌,成功在淡季扭亏为盈。为了避免订单无法完成,一批企业还一起抱团取暖,在“共享工厂”之下开发出“共享订单”的新模式——“谁的机器有空,谁就去做”。从宏观角度看,“共享工厂”不仅有助于提升仪器仪表厂商的盈利能力,更有利于优化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,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。